2022年以來,及時出台《六盤水市教育經費封閉管理實施辦法》,從制度建設、專戶管理、資金調入、經費投向、監督檢查等五個方面重構資金管理模式,優化教育資金供給,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有力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截至5月底,全市納入封閉管理資金30.63億元,已支出數同比增長17.99%,其中兌現人員支出20.34億元。
一、加強頂層設計“繪圖紙”。一是認真研究政策。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梳理教育經費種類,研究封閉管理模式,制定出台《六盤水市教育經費封閉管理實施辦法》,為教育經費封閉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統籌現有資源。財政部門主動與人民銀行及各商業銀行對接並獲得支持,合理利用原有金庫教育資金戶對上級補助和本級配套資金進行封閉管理。同時,年初及時將專戶信息維護至預算一體化系統內,做好數據維護與管理,確保資金撥付安全高效。三是全面培訓指導。2022年1月,組織各市區財政、教育部門開展專題培訓,進一步解讀制度規定,“手把手”培訓日常管理流程。四是主動對接匯報。2022年3月起,財政部門多次向省財政廳匯報教育經費保障工作,介紹封閉管理思路及工作開展情況,對接請求省財政廳參照社保資金將教育資金調入專戶管理,爭取實現自上而下整個教育經費閉環管理。
二、實行專戶管理“建渠道”。一是梳理分類資金。將各學校各級資金分類梳理,按資金使用性質分為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項目經費。項目經費分為上級補助項目和本級補助項目﹔上級補助項目分為直達資金和非直達資金﹔本級補助項目包含教育性收費收入、保教費等非稅收入及其他專項資金。二是明確管理專戶。按資金性質明確對應相應銀行賬戶進行管理。金庫工資專戶管理人員經費,包含編制內人員工資及“五險一金”﹔教育性收費專戶管理項目經費中教育性收費收入資金﹔金庫教育專戶管理公用經費及其他項目資金。三是建立資金管道。快速形成金庫工資專戶、教育性收費專戶及金庫教育專戶“三足鼎立”格局,並建立封閉“管道”將全部教育經費納入三個專戶“管道”進行管理。
三、有序調入資金“引水源”。一是按需求調入。納入財政供養的工資和“五險一金”等,統一在金庫工資戶管理,按實際需求調款並撥付,優先保障學校教師工資﹔教育性收費收入、保教費等按收入為上限結合實際需求調款﹔二是以序時調入。學校公用經費,按月均衡調款金庫教育資金戶,結合學校實際審核撥付,確保學校公用經費及時到位﹔三是按比例調入。上級下達指標且資金調入金庫基本戶的教育資金,根據教育資金佔比分批從金庫基本戶調入金庫教育資金戶﹔四是以激勵調入。上級下達指標但未調撥資金時,財政部門按學校整體預算執行進度排序,統籌金庫基本戶資金調入金庫教育資金戶按規定有序支付,確保有限資金優先向預算執行進度好的學校傾斜。五是以保底調入。市縣財政部門結合本級財力狀況,及時調入50-200萬元作為“專戶保底”資金,確保教育不時之需。
四、用好有限資金“灌農田”。一是優先支持保重點。盡管市、縣財力困難、庫款緊張,始終堅持教育優先保障地位,將有限資金“水源”優先保障教師人員工資及“五險一金”,樹牢財政對教育民生保障底線、紅線意識。截至2022年5月,共兌現人員支出20.34億元,全市未出現拖欠教師工資及待遇問題﹔二是重點傾斜補短板。縱深推進辦學條件持續改善,鞏固教育工程三年攻堅成果,持續擴大教育資源供給,2022年全市擬謀劃實施項目155個,估算總投資32605.5萬元,增加學位23630個。截至2022年5月向上爭取52913萬元,市本級安排改善辦學條件專項資金5374萬元。三是持續投入強弱項。深入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提升工程和新任教師青藍工程,整體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和水平。抓好校長和教師兩支隊伍建設,探索建立學科首席教師等制度,健全人才引進、培養、培訓機制,實施“強師工程”,加大“三名一骨干”培育,逐步實現片片有名校、校校有名師、班班有骨干。截至2022年5月爭取上級資金7358萬元、市本級安排教師專業化培訓資金350萬元。四是精准激勵提質量。一方面,著力加大投入力度,市級層面設立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022年安排500萬元,到2025年逐步遞增到1000萬元,專項用於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為持續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計劃新增約100所民辦普惠性幼兒園,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率,2022年市本級安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及省市級示范性獎補資金1050萬元﹔為持續推進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級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創建、升類工作,加大對申報普通高中“特色學校”建設支持力度,2022年市本級安排省級示范性高中建設2500萬元。